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分类、功能、作用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5-10-30很多残疾朋友装上复制设备,真的和正常人一样,可以工作,可以奔跑,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残疾朋友们需要听取医生的建议装适合自己的辅助设备,也希望医院能对残疾人优惠点,很多辅助设备都太贵,大部分人都装不起的!
按国家标准规定分类。国家标准《残疾人辅助器具 分类和术语》GB/T 16432—2004 /ISO 9999:2002(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将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和741个支类。11个主类分别是:

按使用人群分类为:肢体残疾人辅助器具,听力残疾人辅助器具,言语残疾人辅助器具,视力残疾人辅助器具,精神残疾人辅助器具,智力残疾人辅助器具。

按使用用途分类为:移动类辅助器具,生活类辅助器具,信息类辅助器具,训练类辅助器具,教育类辅助器具,就业类辅助器具,娱乐类辅助器具。
代偿失去的功能。如截肢者装配假肢后,可以像健全人一样行走、骑车和负重劳动。

补偿减弱的功能。如配戴助听器能够使具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重新听到外界的声音。

恢复和改善功能。如足下垂者配置足托矫形器能够有效的改善步态,偏瘫患者能够通过平行杠、助行器等康复训练器具的训练恢复其行走功能。

自理生活的依靠。辅助器具涉及起居、洗漱、进食、行动、如厕、家务、交流等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发挥功能障碍者潜能、辅助自理生活的重要工具。
全面康复的工具。辅助器具涉及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各个领域,是康复必不可少的工具。
回归社会的桥梁。200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功能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强调,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功能的恢复和重建都有密切关系,其中环境因素对残疾人康复和参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社会给截瘫者提供了轮椅,他们可以走出家门;当他们走出家门面对一个出行有坡道,上下楼梯有升降装置的无障碍环境,才能实现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因此辅助器具是构建无障碍环境的通道和桥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art_1278103.html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