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这个姓氏怎么来的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31特点
张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像:张衡 张仲景等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着力量。

张性源于河南濮阳
1999年我国在昆明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内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张姓源于濮阳”。有如下根据:
1、 史料记载。
2、文物遗址。
3、族谱记载。
4 、依据当代研究成果.

黄帝赐姓
“挥造弧矢,受封于张 ,后为弓氏。张,望出濮阳。”
------《元和姓纂》
译文:黄帝第五子清阳之孙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因此,史料记载:黄帝赐孙子挥姓氏为张,张挥为张姓始祖。

挥公何许人也?
挥公是黄帝长子玄嚣的第五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发明弓箭,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贡献很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挥公姓张,称张挥。
因此,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

张挥的祖籍
大家可能会说,就算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那为什么说张姓源于河南濮阳呢?
这就要从黄帝时期说起。
黄帝时期,当时的帝丘(今天的河南濮阳)的战略地位就非常突出,是华夏的炎黄部落和东方部落交接地区,黄帝指派长子玄嚣和次子昌意长期驻守在帝丘的东西两侧。
后黄帝驾崩,他的孙子,也就是长子玄嚣的儿子继位,称帝颛顼,建都帝丘。张挥一心辅佐颛顼,得到重用,一生都生活在帝丘,后仙逝于帝丘。
因此,张姓源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也是有史可查。

挥公墓在濮阳
1987年在濮阳老城西水坡考古发现了“中华第一龙”,距今6400多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濮阳老城发现“中华第一龙”,说明龙祖、龙根在濮阳。“中华第一龙”出土地点,向西约10公里是颛顼陵、帝喾陵,向东约1公里便是挥公墓古遗址。

颛顼陵在濮阳
颛顼陵和帝喾陵,今合称“二帝陵”,位于濮阳老城西约10公里。由于行政区划变动,其地今属内黄县梁庄乡。

古代族谱记载
“周宣王卿士张仲的后代,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
----------《通志 。氏族略 。以字为氏》
“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青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
----------袁桷《张氏宗谱序》

族谱分析
从以上记载看,张姓之源,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黄帝第五子青阳,生子曰挥。这位叫挥的黄帝之后,正是张姓的始祖。
所以说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并不为过。

经过研究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张姓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先是自我分解,后又不断的加入新的支系,直到今天,已经有了43个望族,在百家姓中也是响当当的姓氏。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张姓的发展。

周朝时期
周代,在中华大地上的张姓,又出现了两支。
与其他姓氏所不同的是,新加入的这两支张姓,也是以黄帝为始祖的,均出自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立的韩国和晋国。
在韩国和晋国之中,有人以张为氏,即“张姓出于姬姓,至周氏而氏者祖于韩” ,“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 在张氏的总源流中,又增两支源流。这两支张氏源流,比挥之后要晚两千多年,但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只是有远近的区别而已。

战国时期
当时的韩国,“其得望者十二”,前已引袁桷之说,此处不再。
当时的晋国,成为张氏望族的有““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韩、晋国中改姓为张姓者,虽晚于挥之后裔,但却后来居上,繁衍很广。

明朝时期
据《中华姓府》张纸图谱记载,明朝年间,张氏已有43望,不仅遍布全国,而且成为许多地方的望族,超过了其他诸姓。周代的这两支张氏姓源,为张氏后来成为中国的一个大姓,起了很大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art_117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