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5-06-19所谓阳谋,说到底就是正当光明的算计别人,却还能让人无法反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本文挑选其中最成功、最经典的三个阳谋,深刻洞察了人心,每一个都堪称无解,至今仍有学习价值!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一件事,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大将,但这三人恃功而骄,经常不尊王令。所以,为了避免将来祸乱朝纲,晏子建议齐景公除掉三人。
如果使用阴谋,一旦泄露,容易造成三人逆反,而且阴谋除敌,也会带来隐患。所以,晏子和齐景公设了一个局,让三人自述功劳,而后论功取桃。公孙接与田开疆率先报出功劳后,各取一桃。这时,古冶子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报出功劳之后,公孙接与田开疆自觉不如而羞愧自杀。到了这一步,古冶子感到耻辱,于是也拔剑自杀。
晏子不动声色之间,就用两个桃子,轻松解决了三个隐患。当然,这件事是真是假不知道,毕竟因为争桃子就自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即便三人不自杀,也会造成彼此纷争,很难团结到一起,利于齐景公分化瓦解,最终还是没办法解开这一阳谋。
如今,相信不少老板都用过这一阳谋,摆出一些奖励之后,让更多员工自述成绩。无论如何,肯定会有人对获奖者不服。最终,分化了下面的员工,不至于团结起来坑老板。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老板计激员工,让他们更努力,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围魏救赵
魏国是战国第一霸,公元前353年,魏国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群臣讨论,战略选择有二:一是长途行军到邯郸救赵,一是攻打魏国必救之地,促使魏国回军救援。后来,齐国选择围魏救赵,由田忌率军、孙膑做参谋,最终一举擒获庞涓。
这一计策妙处在于,即便魏国和庞涓看出齐国的用心,却依然不得不依然回军保帅。当然,真实历史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妙,魏军围困邯郸一年多之后,齐国才出兵救助,就是让赵国血拼魏国,削弱两国实力,而庞涓攻下邯郸后才回军救援。从最后结果来说,齐国也算达到了目的,因为庞涓回兵,所以驻守邯郸兵马减少,后来赵国赶走了魏军。
到了后世,这一阳谋被广泛运用,不仅在军事领域,在政坛、商场也是如此。
推恩令
刘邦建汉之后,采取了分封制,但几十年之后,诸侯掌握军政大权,眼看天下又要陷入战国时代。在汉景帝时期,就发生过七国之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更难以合力对付匈奴。然而,如果主动削藩,会造成更大的动荡,比如康熙逼反吴三桂,就打了八年内战。
所以,主父偃给汉武帝出了一个主意:推恩令!原本,诸侯产业全部传给一个人,往往是嫡长子,这样诸侯实力永远难以得到削弱。但推恩令却是“恩及诸子”,诸侯也要分封次子、庶子等。于是,原本是一个大势力,在推恩令之下,却可能变成几十个小国,实力越来越小,自然就没有能力叛乱。
诸侯自然看懂这一阳谋的危害,但不执行又不行,因为原本没有继承权的儿子们,对这一政策可谓欢欣鼓舞,纯粹是天上掉馅饼。一旦诸侯不执行,那么朝廷不满意(会帮助次子们武力维护权益),内部也可能会爆发冲突。所以,推恩令之下,诸侯只能捏着鼻子执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info/20974529393261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