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订阅工具 订阅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26
    【导读】: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建立原无关的信息联系并由此产生原不会产生的反应,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谈到的是行为后果对于原有行为模式、习惯的影响。

    【经典性条件反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淌口水,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也就是说,单是视觉就可以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基本定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基本简介: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operant conditioning):1954年斯金钠Skinner提出。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有机体“知道”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依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强化。
    强化(reinforcement):一个具体行为发生后,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
    正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增加→ 具体行为增强
    (给予行为者想要的东西)
    负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移除 →具体行为增强
    (去除行为者不想要的东西)
    惩罚(punishment):若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伴随着一个有害或负面的影响,那么此行为发生的频率将随之降低。】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info/470157143.html

    相关分类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ff371.cn/ 国ICP备20009186号09-28 22:33:14  耗时: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