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妙计,妙在哪里?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7一、顺手牵羊
顺手牵羊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二计。
原文为:“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出现微小的漏洞,也必须及时利用;发现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变敌方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是扭转战争事态的积极手段。 运用这一计谋还需具有来去顺路,取之顺手,赢之顺时,应手得利的特点。
二、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三计。
原文为:“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以谋也。”(有怀疑就要侦探确实,待情况完全掌握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条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草率进军,极易中计。
三、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五计
原文为:“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等到自然条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它,用人为的假象去诱骗它。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办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强敌占据地利等于强上加强,当敌人失去地利再行消灭,则更为有利。 调虎离山之计,关键在“调”字,目的是要虎“离山”。“调”要做的巧妙、灵活,阴真示假,既要让“虎”离山,又不致弄假成真,让“虎”反咬一口。
四、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七计。
原文为:“类以诱之,击蒙也。”(用极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懵懂上当。)
诱敌必先迷敌,两者密切联系。 抛砖引玉,“抛砖”是手段,“引玉”是目的。“抛砖”贵在所抛之“砖”要像“玉”,是一种示形于敌的伪装;“引玉”关键在于所“引”至“玉”确实是比“砖”价值要高的“玉”。
用相似的东西去迷惑对方,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假为真,然后再图消灭,是这一计谋要害所在。
五、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一计。
原文为:“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保持原来的形态,完整原来的阵势,使友军和敌人既不怀疑又不轻举妄动,隐蔽转移主力,必须要先迷惑敌人。)
同友军联合对敌作战的时候,要冷静地观察阵地形势。如果存在另一股敌人,需要分兵迎击时,必须表面保持原来阵容的空架子。金蝉脱壳并不是一走了事,而是分身战术。
因此,当我方的大军主力转移后,依然要使原来的阵地旌旗招展,锣鼓喧天,要十分逼真的保持原来的阵容。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友军也对我不生疑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info/56927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