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简介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5-05-09gān yóu
2 英文参考glycerol
glycerine
3 国家基本药物与甘油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512 74 硝酸甘油 片剂 500ug*100 盒(瓶) 4.9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513 74 硝酸甘油 片剂 500ug*24 盒(瓶) 1.2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514 74 硝酸甘油 片剂 500ug*48 盒(瓶) 2.4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515 74 硝酸甘油 片剂 500ug*50 盒(瓶) 2.5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516 74 硝酸甘油 注射剂 5mg:1ml 瓶(支) 3.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517 74 硝酸甘油 注射剂 10mg:100ml 瓶(支) 14.6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518 74 硝酸甘油 注射剂 20mg:100ml 瓶(支) 24.9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4 甘油概述甘油即1,2,3三羟基丙烷或丙三醇,是许多脂质的重要成分。甘油为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比重1.2613(20/4°),沸点290℃。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有极大的吸湿性,稍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氯仿。甘油可用于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等。也可用作飞机和汽车液体燃料的抗冻剂,玻璃,纸的增塑剂以及化妆品、皮革、烟草、纺织品等的吸湿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以保存标本。以油脂为原料制取肥皂时可得到甘油。也可用发酵或人工合成法制取。
4.1 中文名称
甘油、丙三醇、1,2,3丙三醇、甘油酯
4.2 英文名称Glycerin;Glycerol;1,2,3trihydroxypropane;technical glycerine;glycerin mist;glycerin, anhydrous
4.3 CAS56815
4.4 分子式C3H8O3
4.5 分子质量92.09
4.6 结构式4.7 沸点
290℃
4.8 熔点18183℃
4.9 性状描述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可燃。熔点17.8℃(18.17℃,20℃)。沸点290℃(分解),263.0℃(53.2kPa),240.0℃(26.6kPa)167.2℃(1.33kPa)153.8℃(0.665kPa),125.5℃(0.133kPa),闪点(开杯)177℃,相对密度1.26362(20/20℃),自燃点392.8℃,折射率1.4746,粘度(20℃)1499mPa·s,蒸气压(100℃)26Pa,表面张力(20℃)63.4mN/m。
甘油能与水和乙醇混溶,水溶液为中性。1份甘油能溶解在500份乙醚或11份乙酸乙酯中。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无气味。纯甘油外置于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的有光泽斜方晶体,含少量水即妨碍结晶。
不同浓度(重量%)的甘油水溶液的冰点为:10%,1.6℃;30%,9.5℃;50%,23.0℃;66.7%,46.5℃;80%,20.3℃;90%,1.6℃。在自然界中,甘油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4.10 生产方法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俗称天然甘油;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俗称合成甘油。
4.10.1 天然甘油的生产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基中约42%的天然甘油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堿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无机盐820%。油脂反应。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也称甜水),其甘油含量比制皂废液高,约为1420%,无机盐00.2%。
近年来已普遍采用连续高压水解法,反应不使用催化剂,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无机酸,净化方法比废堿液简单。无论是制皂废液,还是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所含的甘油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这一过程在一些书刊中有详细介绍。
4.10.2 合成甘油的生产从丙烯合成甘油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氯化和氧化。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不定期乙酸氧化法。
(1)丙烯氯化法 这是合成甘油中最重要的生产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即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二氯丙醇皂化以及环氧氯丙烷的水解。环氧氯丙烷水解制甘油是在150℃、1.37MPa二氧化碳压力下,在10%氢氧化和1%碳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生成甘油含量为520%的含氯化钠的甘油水溶液,经浓缩、脱盐、蒸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甘油。
(2)丙烯过乙酸氧化法 丙烯与过乙酸作用合成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异构化为烯为丙醇。后者再与过乙酸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即缩水甘油),最后水解为甘油。
过乙酸的生产不需要催剂,乙醛与氧气气相氧化,在常压、150160℃、接触时间24s的条件下,乙醛转化率11%,过乙酸选择性83%。上述后两步反应在特殊结构的反应精馏塔中连续进行。原料烯丙醇和含有过乙酸的乙酸乙酯溶液送入塔后,塔釜控制在6070℃、1320kPa。塔顶蒸出乙酸乙酯溶剂和水,塔釜得至甘油水溶液。此法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采用过乙酸为氧化剂,可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简化了流程。
生产1t甘油消耗烯丙醇1.001t,过乙酸1.184t,副产乙酸0.947t。
目前,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的产量几乎各占50%,而丙烯氯化法约占合志甘油产量的80%。我国天然甘油占总产量90%以上。
4.11 用途甘油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甘油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
我国前几年甘油的消费构成为涂料35.7%,牙膏32.6%,化妆品4.8%,卷烟6%,医药5.9%,聚醚4.8%,其它10.2%。在药物和化妆品制造中,甘油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甜味剂,广泛用。
甘油与对硝基苯胺环合,可得到是间体6硝基喹啉。甘油与硬脂酸化得到的单硬酯是一种赋形剂,用作亲水性软膏的基质。
甘油经消除反应得到丙烯醛,曾用于生产蛋氨酸和戊二醛。
以甘油和磷酸为原料制得的甘油磷酸钾、甘油磷酸钠、甘油磷酸钙都用作营养药。甘油氯化可得到中间体一氯丙二醇,用于丙羟茶堿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的生产。
甘油参加对羟基苯甲醛和,4,6三羟基3,5二甲基苯惭酮的环合、缩合,得到祛痰止咳药杜鹃素。甘油与丙酮缩合生成1,2异丙叉甘油醚。用于升高白血球药鲨肝醇的制造。甘油硝化得到三硝酸甘油酯,即血管扩张药硝化甘油。
甘油与2,5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环合,可得到中间体6甲氧基4,7二氮杂菲。甘油也是中音标体6甲氧基7硝基喹啉的原料。上述由甘油和芳香伯胺得到了几个喹啉衍生物,这类反应称斯克劳普(Skraup)反应。
甘油的另一大用途是制取醇酸树脂。目前世界涂料所用的树脂以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在美国和日本都占第一位。在醇酸树脂所用的多元醇中甘油占用量的42%。
甘油易于消化而无毒,可用作食品工业的溶剂、吸湿剂和载色剂。在调味和着色食品中,由于甘油具有粘性而有助于食品成型。在食品的快速冷冻中,甘油可用作与食品直接接角的传热介质。甘油还是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润滑剂。此外,聚甘油和聚甘油和聚甘油酯在制造松脆食品和人造奶油方面的应用正逐年增加。
甘油在烟草中(主要是雪茄烟)用作湿润剂以保持烟草的湿润,防止脆化,增加烟草的甜味。在雪茄烟纸和过滤纸中,以三乙酸甘油酯的形式用作增塑剂。三乙酸甘油酯在烟草工业中占甘油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9701986年间我国甘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3%,但同期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19831986年我国共进口甘油5.24万吨,平均年进口1.31万吨,占年消量的1/4。甘油已被公认为是无毒的安全的物质,人或动物口服大剂量天然或全成甘油不出现有害影响,人体静脉注射5%甘油溶液也示发生中毒现象。
美国全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NIOSH)规定水中甘油含量在1000mg/L以上对人体无害。
5 甘油药典标准 5.1 品名 5.1.1 中文名甘油
5.1.2 汉语拼音Ganyou
5.1.3 英文名Glycerol
5.2 结构式5.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3H8O3 92.09
5.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1,2,3丙三醇。含C3H8O3不得少于95.0%。
5.5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5.5.1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A),在25℃时不小于1.2569。
5.6 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5.7 检查 5.7.1 颜色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5.7.2 氯化物取本品5.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硫酸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5.7.3 脂肪酸与酯类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5.7.4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取本品4.0g,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混匀,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易炭化物 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5.7.5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二甘醇、乙二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二甘醇、乙二醇各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和甘油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甘油400mg,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各0.1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E)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组分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和乙二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得大于5%。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含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如有其他杂质峰,扣除内标峰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量(包含二甘醇、乙二醇)不得过1.0%。
5.7.6 炽灼残渣取本品20.0g,加热至发火,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后,放冷,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2mg。
5.7.7 铁盐取本品10.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2%)。
5.7.8 重金属取本品5.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5.8 含量测定取本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2.14% (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30秒内不褪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21mg的C3H8O3。
5.9 类别润滑性泻药。
5.10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5.11 制剂甘油栓
5.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6 甘油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甘油
6.2 英文名称Glycerol
6.3 甘油的别名丙三醇;洁达;Glycerin
6.4 分类消化系统药物 促泻药物
6.5 剂型1.栓剂:1.5g,3g,各含甘油约90%;
2.溶液:1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10%甘油葡萄葡萄糖溶液、10%甘油、10%甘露醇复方溶液、50%甘油盐水溶液、甘油维生素维生素C钠注射剂。
6.6 甘油的药理作用1.软化、润滑大便,使之易于排出,便秘时可用甘油栓剂或50%溶液 *** 。另外,甘油还 *** 直肠收缩,引起排便反射。
2.脱水:甘油为强力高渗性溶液。口服或注射给药后,甘油可升高血浆渗透压,渗透作用使水从血管外流向血浆,故可降低颅内压。据推测,甘油降低颅内压还有其他机制,如增加缺血区血流量,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并增加甘油酯合成(实验动物中,自由脂肪酸能够导致昏迷、升高颅内压、浮肿、线粒体肿大,还会引起Reye’s综合征)。同样,甘油升高血浆渗透压也可引起眼压降低。甘油降低眼压也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如减少房水等。
3.吸湿作用:甘油外用能使局部组织软化。甘油与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降压作用机制与甘露醇相同。但眼部有炎症时,血房水屏障崩溃,眼内甘油浓度升高,渗透压差降低,因此降压作用明显减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6.7 甘油的药代动力学甘甘油口服给药后吸收良好,并迅速代谢。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时,口服10~30min起效,1h后降低眼压的作用达最大效应,作用持续5h。静脉给药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时亦为10~30min起效(甘油起效时间比尿素和甘露醇慢)。口服和静脉给药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持续2~4h。直肠给药用于软化大便时15~30min起效。80%的甘油在肝脏中代谢为葡萄糖或糖原,并氧化为水和二氧化化碳,10%~20%在肾脏中代谢。甘油可被肾小球滤过,在浓度达到0.15mg/ml时,完全由肾小管重吸收。但在浓度更高时,甘油可在尿中出现并导致渗透性利尿。甘油的清除半衰期为30~45min。
6.8 甘油的适应证1.甘油栓剂用于便秘。尤其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能润滑并 *** 肠壁,软化大便。
2.溶液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
3.溶液外用可防治冬季皮肤干燥皲裂。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严重恶心、呕吐病例,口服用药困难,不宜用甘油口服。
6.9 甘油的禁忌证1.糖尿病。
2.颅内活动性出血。
3.头痛、恶心、呕吐患者。
4.对甘油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5.完全无尿者。
6.严重脱水者。
7.急性肺水肿或即将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
8.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6.10 注意事项1.(1)心、肝、肾病患者;(2)溶血性贫血患者。
2.严禁同氧化剂配伍。
6.11 甘油的不良反应口服有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咽部不适、口渴、恶心、呕吐、腹泻及血压轻微下降等。空腹服用较明显。甘油高浓度(30%以上)静脉滴注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浓度不超过10%则不会引起此种不良反应。
6.12 甘油的用法用量1.降低眼压和颅内压:口服50%甘油溶液(含0.9%氧化钠),每次200ml,每天1次。必要时每天2次,但要间隔6~8h。
2.直肠给药:便秘:使用栓剂,每次1粒(大号栓)塞入 *** 。
3.外用:10%~20%甘油溶液涂搽。
4.静脉注射:30%甘油(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但可引起血尿,系肾动脉损伤所致。
6.13 药物相互作用1.高效、低毒、剂量小和用药时间短,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
2.20%甘油和33.3%山梨醇混合液联用具有相加作用。静脉注射25ml/kg,具有作用显著,溶液性质稳定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适用于各型青光眼和内眼手术术前准备。
3.甘油与维生素C或山梨醇混合液同时静脉注射,可避免血尿,并取得良好的降眼压效应。
6.14 专家点评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ff371.cn/info/1968385257121905340.html